如何完善鄉鎮公交出行設施,解決鄉村候車亭現存問題
隨著近年來國家對鄉村振興力度的重視,鄉鎮地區的公交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速,很多偏遠地區都已經開通了公交車,部分地區的城鄉公交一體化也已經逐步完成,盡管如此,現在不少地區的鄉村候車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。
從相關數據顯示來看,目前鄉村百姓候車時間長、候車亭維護不到位等都是制約鄉村公交運營水平的重要原因。
1.等候時間長、候車亭設置不合理
受經濟條件在內的多種因素制約,目前農村地區的公交車發車間隔普遍偏長,有些甚至將近一個小時,這嚴重影響了村民選擇公交出行的耐心。
此外,由于居住分散,廣大鄉鎮地區的候車亭在站點的選擇上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,很多村民需要步行很久才能達到站臺。
2.候車亭設施簡陋、維護不及時
在經濟的推動下,現在城市候車亭已經擁有多種智慧化的功能,比如自動報站、實時顯示運行軌跡等等,而相比之下,農村鄉鎮地區的候車亭還是普遍存在設施簡陋、維護不及時等現象。
這一方面是受限于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,導致農村地區的候車亭簡陋,同時對于候車亭制造企業來說,也促使其加大對農村地區公交出行情況的研究,為鄉鎮地區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候車亭解決方案,讓其符合地區的發展,避免出現華而不實、過度浪費的現象。
當然,隨著城鄉一體化的推進,廣大鄉鎮地區的經濟發展正在不斷向城市看齊,隨著國家鄉村振興力度的繼續推進,鄉鎮地區和城市之間的公交出行體驗差距也將逐步縮小。